莫桑比克尼亚萨大学与印度高校联合研发抗虫玉米品种 减少农药使用 50%

刘老师 阅读:2 2025-09-24 10:38:29 评论:0

  莫桑比克尼亚萨大学(Universidade de Niassa,UNi)农业与环境学院与印度旁遮普农业大学(PAU)联合科研团队,近日在《非洲作物科学杂志》发表成果,宣布研发出 “抗玉米螟玉米品种(Niassa-01)”,该品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导入抗虫基因,对玉米螟的抗性率达 92%,无需喷洒农药即可减少虫害损失,亩产达 580 公斤(较当地传统品种提升 25%),同时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至 11.5%,口感更佳。

**

  该研发始于 2022 年,获印度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100 万美元资助,由 15 名科研人员(UNi 6 人、PAU 9 人)牵头,针对莫桑比克玉米螟虫害导致 30% 减产的问题,历时 3 年完成品种选育。团队突破传统抗虫育种周期长的痛点,采用 CRISPR-Cas9 技术精准编辑玉米的 “Bt 抗虫基因”,使品种在保留高产特性的同时,具备持续抗虫能力(全生育期无需施药)。在尼亚萨省 8 个村庄的试点种植中,该品种虫害损失率从 30% 降至 2.8%,农户每亩减少农药支出 15 美元,同时因减少农药残留,玉米收购价提升 10%(当地食品企业优先采购)。团队负责人、UNi 教授玛丽亚・若泽表示:“莫桑比克 70% 人口以玉米为主食,该品种将保障粮食安全并降低农户成本,计划 2025 年在全国推广 10 万亩,同时建立 ‘种子繁育基地’,年产种子 800 吨,以每公斤 1.2 美元的低价供应农户。” PAU 合作教授辛格补充:“未来将联合研发抗干旱、抗倒伏的玉米品种,进一步适配非洲气候。”


本文 莫桑比克大学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yanjiu.mu.gov.edu.bi/post/3291.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莫桑比克大学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