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索法拉大学研发耐旱大豆品种 惠及 2 万农户
莫桑比克索法拉大学(Universidade de Sofala,US)农业科学学院的科研团队近日宣布,成功研发出适合莫桑比克中部干旱地区种植的
“Sofala-01” 大豆品种,该品种经 3 年培育,具有耐旱性强(在降水减少 35% 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产量高(平均亩产 180
公斤,较当地传统品种提升 40%)、蛋白含量高(22%)三大优势,目前已在索法拉省、马尼卡省的 20 个村庄推广种植,覆盖面积 1.2 万亩,惠及 2
万农户。
**

该研发项目始于 2021 年,由 US 农业科学学院教授若泽・马加良斯牵头,10 名科研人员组成团队,获得莫桑比克国家农业研究院(IIAM)50 万美元资助,同时与巴西圣保罗大学合作,引入大豆耐旱基因标记技术。团队从全球 200 余个大豆品种中筛选出 12 个耐旱候选品种,在索法拉大学的试验田(面积 50 亩)进行 3 季种植试验,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定位耐旱基因,最终选育出 “Sofala-01”。品种特性测试显示,该品种在苗期和结荚期的耐旱性表现突出,在持续 40 天无降水的条件下,存活率达 75%(传统品种仅 30%);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对大豆锈病的抗性率达 85%,减少了农药使用量。2023 年,团队在索法拉省的穆伦贝市开展小规模试点,选取 100 户农户种植 “ Sofala-01”,农户阿曼多・若泽反馈:“去年干旱严重,我种的传统大豆几乎绝收,但‘ Sofala-01’仍收了 150 公斤,卖了 3 万梅蒂卡尔(约合 430 美元),足够支付孩子的学费和家庭日常开支。”2024 年,项目联合莫桑比克农业合作社,建立 “种子生产基地”(面积 200 亩),年产种子 150 吨,以低于市场价 20% 的价格(每公斤 80 梅蒂卡尔)供应农户,同时组织 50 场技术培训,指导农户掌握播种密度、施肥时机等种植技术。若泽・马加良斯教授表示:“大豆是莫桑比克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 Sofala-01’的推广将帮助干旱地区农户提高收入、保障粮食安全,未来计划与赞比亚、马拉维的高校合作,开展品种适应性试验,让更多非洲国家受益。”
本文 莫桑比克大学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yanjiu.mu.gov.edu.bi/post/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