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西大学矿业安全系研发智能监测技术 澳莫合作守护矿工安全
莫桑比克赞比西大学的矿业安全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调试
“矿道坍塌预警系统”,传感器实时传输应力数据,当数值超标时立即触发声光报警与手机推送;国际学生中心的安全培训室里,来自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用英语模拟
“矿难应急救援” 场景,操作 VR 设备演练逃生路线。该校矿业安全系近期在智能监测领域取得突破,联动澳大利亚高校打造矿业安全研究与培训高地。
“莫桑比克煤矿事故发生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3 倍,顶板坍塌、瓦斯泄漏是主要隐患,技术研发直击安全痛点。” 系主任阿曼多・苏亚雷斯介绍,团队研发的 “智能安全监测套件”,包含应力传感器、瓦斯检测仪、人员定位器,可实现矿道状态 24 小时实时监测,预警准确率达 98%,已在莫阿蒂泽煤矿试点应用,事故发生率下降 70%。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共建 “中南部非洲矿业安全联合实验室”,配备矿道模拟系统、应急救援设备,开设 “矿业安全工程” 特色专业方向。
国际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实践。澳大利亚留学生艾米丽参与的 “矿工安全培训 VR 系统” 项目,通过虚拟场景模拟矿难场景,培训矿工应急处置能力,已在 5 个煤矿推广,培训矿工 2000 人次。“实验室有来自 8 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每周的跨文化研讨会帮我融合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与技术经验。” 艾米丽说,她的研究获澳莫矿业合作基金资助。
国际学生中心构建全链条支撑。开设 “矿业安全葡语术语课”“应急救援实操营”,配备 6 名专职辅导员提供签证、科研协助;每月组织 “煤矿安全研学”“应急演练比赛”,2024 年开展 30 场跨文化活动,服务国际生 190 余人次。新闻中心打造 “矿业安全专栏”,通过多语种平台播报技术突破,吸引 5 家国际矿业企业主动合作。苏亚雷斯透露,2025 年将启动 “智能矿山管理” 专业方向,推动矿业安全与数字化管理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