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系攻关农业 AI 技术 校园编程大赛点燃创新热情
莫桑比克科技大学的 AI 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调试 “作物病虫害识别机器人”,机器人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在玉米地里精准定位虫害,准确率达
96%;校园广场上,“非洲青年编程大赛” 正在进行,学生们围绕 “AI 助力粮食安全” 主题开发应用,屏幕上实时跳动代码运行数据。该校人工智能系近期在农业 AI
领域取得突破,校园科创氛围持续升温。
“莫桑比克农业依赖人工管理,病虫害发现滞后导致减产 20%,AI 技术能实现精准防控。” 系主任阿里・穆罕默德介绍,团队研发的 “农业 AI 三件套”—— 病虫害识别机器人、智能灌溉控制器、产量预测系统,已在加扎省建立 5 个示范农场,试点田亩产提升 25%,农药使用量减少 30%。与中国浙江大学共建的 “中莫 AI 农业联合实验室”,投资 600 万元,配备 AI 训练服务器、田间监测设备,开设 “AI 农业应用” 特色专业方向。
人才培养对接创新需求。实验室采用 “项目制教学” 模式,学生入学即加入科研团队,2023 级学生达科参与的 “产量预测 APP” 项目,已服务 1000 户农户,通过手机上传作物照片即可获取产量预估。“在实验室跟着老师做真实项目,不仅学会了 Python 编程,还懂了农业知识,毕业前就拿到了国际 AI 企业 offer。” 达科说。
校园科创活动蓬勃开展。每年举办 “编程大赛”“AI 创新论坛” 等活动 10 场,2024 年编程大赛吸引 10 国高校参赛,收到作品 200 件;国际学生中心开设 “AI 实训营”,邀请中国、南非专家授课,培养国际生 80 余人次。新闻中心通过短视频账号推送 “AI 农业成果”,其中 “机器人防虫” 视频播放量突破 300 万。穆罕默德透露,2025 年将新增 “AI 医疗影像” 专业方向,拓展 AI 技术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