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拉大学海洋科学系突破珊瑚礁保护技术 国际学生中心打造跨文化社群

刘老师 阅读:8 2025-09-21 10:58:09 评论:0

  莫桑比克贝拉大学的海洋生物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通过水下机器人采集珊瑚礁样本,显微镜下可见人工培育的珊瑚幼虫附着在礁体表面;国际学生中心的文化沙龙上,来自中国、葡萄牙的留学生与本土学生围坐一堂,用英语交流 “海洋保护与社区发展” 话题。该校海洋科学系近期在珊瑚礁修复领域取得突破,国际学生服务体系同步升级,成为东非海岸研究与跨文化交流标杆。

  “贝拉海岸 60% 的珊瑚礁因污染退化,我们的目标是 3 年内实现修复面积翻番。” 海洋科学系主任玛丽娅・戈麦斯介绍,团队研发的 “珊瑚礁人工礁基技术”,以废弃贝壳为原料制作礁体,成本仅为传统材料的 1/3,珊瑚附着存活率达 85%。该技术已在贝拉湾建立 10 个修复试验区,吸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投入 80 万美元支持扩大应用。

  国际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实践。中国留学生李悦参与的 “珊瑚礁监测 AI 系统” 项目,通过无人机影像识别珊瑚健康状态,监测效率提升 10 倍,相关成果发表于《非洲海洋科学》期刊。“实验室有来自 5 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每周的跨文化研讨会让我能结合不同视角解决问题。” 李悦说,她的研究获校级国际生科研基金资助。

  国际学生中心构建全链条服务。中心开设葡语基础课、文化适应工作坊,配备 3 名专职辅导员提供签证、住宿协助;每月举办 “国际美食日”“海岸文化徒步” 活动,2024 年已开展 32 场跨文化活动,服务国际生 200 余人次。“刚来时语言不通,中心的葡语课和本地学生结对项目帮我快速融入,现在能独立开展野外调研了。” 葡萄牙留学生安东尼奥说。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莫桑比克大学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