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楠普拉大学联合中国农科院攻关 腰果深加工技术带动产业增值

刘老师 阅读:2 2025-09-20 14:55:11 评论:0

  莫桑比克楠普拉大学的食品加工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用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腰果油,一旁的品鉴台上,腰果蛋白粉制作的饼干、腰果壳制成的活性炭样品整齐排列。该校近日与中国农科院联合研发的 “腰果全产业链利用技术” 取得突破,使腰果附加值提升 5 倍,为莫桑比克第一大经济作物注入新活力。

  “莫桑比克腰果年产量达 10 万吨,却 90% 以原料出口,附加值极低。” 项目牵头人劳拉・贡萨尔维斯教授拿着腰果壳样品介绍,团队研发的 “低温冷榨” 技术,使腰果油提取率提升至 92%,且保留 95% 的营养成分;开发的 “腰果壳活性炭制备工艺”,将废弃果壳转化为高吸附材料,每吨售价达 2000 美元(原料果壳仅值 50 美元 / 吨)。

  试点成效带动农户增收。在楠普拉省腰果主产区,10 家合作社采用该技术后,腰果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增长 200%,农户每公斤腰果收益从 1.5 美元提升至 4 美元。“以前果壳都当垃圾扔了,现在企业上门收购,每年多赚 300 美元。” 农户安东尼奥捧着刚收获的腰果说,已有 50 家合作社申请加入技术推广计划。

  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并行。校企联合建立 “腰果深加工技术中心”,培训 150 名当地技术员;申请国际专利 3 项,计划年内建成年产 500 吨腰果油的示范工厂,覆盖莫桑比克 3 个腰果主产县。中国农科院捐赠了 15 套加工设备,协助建立 “腰果产业数据库”。“目标三年内让莫桑比克腰果深加工率从 10% 提升至 40%,产业产值突破 10 亿美元。” 贡萨尔维斯教授表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莫桑比克大学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