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农业与环境大学 稻田生态种养技术突破 全球网络助力粮食安全
刘老师
阅读:1
2025-09-19 15:32:03
评论:0
莫桑比克农业与环境大学作物科学系近日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日本国际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发出 “稻 - 虾 - 菌”
立体生态种养技术,在加扎省试点实现水稻亩产 520 公斤、淡水虾亩产 80 公斤的双重收益,较传统种植模式增收 180%,相关成果发表于《Field Crops
Research》。该技术由该校马科斯・恩戈伊教授牵头,整合三国 16 名专家资源,历时四年攻关完成。
技术核心在于构建 “水稻固氮 - 虾粪肥田 - 菌剂降解” 生态循环系统:选用中国培育的耐旱水稻品种 “汕优 63”,搭配莫桑比克本土淡水虾品种,通过日本研发的复合菌剂分解秸秆与虾粪,减少化肥使用量 70%。团队还开发出适用于非洲小规模农户的 “低成本种养手册”,包含手绘版操作流程与病虫害识别图谱,已发放 12 万册。
学校升级 “热带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配备水质监测仪、土壤养分分析仪等 32 台套设备,建立包含 800 个样本的生态种养数据库。目前已与坦桑尼亚农业大学、赞比亚大学组建 “南部非洲生态农业联盟”,共享技术方案与种质资源,计划明年在 3 国推广 10 万亩。此外,实验室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开展 “农技培训计划”,今年已培训农户 2000 名,其中莫桑比克学员若泽・曼努埃尔返乡后建立种养合作社,带动 50 户农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