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大学复原传统纺织技艺 老布料织出致富路
刘老师
阅读:7
2025-09-18 13:25:34
评论:0
在莫桑比克楠普拉省的传统纺织工坊里,62
岁的传承人阿米莉亚・若泽正指导莫桑比克大学艺术系学生穿梭引线,织布机上,带有几何纹样的红色布料逐渐成型。这是该校 “纺织非遗复兴计划”
的成果,团队历时两年复原濒临失传的 “楠普拉红染纺织技艺”,开发文创产品带动 30 名艺人年增收 1200 美元。
楠普拉红染布曾以天然茜草染色、手工织造闻名,但随着工业布料普及,技艺逐渐被遗忘。2023 年,艺术系教授卡洛斯・席尔瓦带领团队走访 8 个村落,找到 4 位掌握核心技艺的老人,记录下采茜草、制染液、手工纺纱等 8 道工序。“传统技艺要用本地茜草发酵 7 天制成染液,织布时要遵循‘三经两纬’的古法,这样织出的布才耐磨不掉色。” 阿米莉亚・若泽边演示边讲解。
团队对技艺进行 “现代适配” 改良:保留茜草染色与手工织造核心工艺,改用电动纺纱机提高效率,设计出围巾、桌布、服饰等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在工坊开设 “纺织体验课”,吸引马普托市的游客参与,体验费每人 50 美元。“以前织的布只能当床单,现在设计的围巾一条能卖 80 美元。” 艺人玛丽亚・佩雷拉拿着刚织好的围巾说。
学校争取到 15 万美元文创基金,升级工坊设备与展示空间;与马普托的酒店、文创店合作建立销售点,还开通线上商城,产品销往南非、葡萄牙等国。今年前三季度,工坊销售额突破 20 万美元,其中 80% 收入分给艺人。卡洛斯・席尔瓦表示,计划明年开设纺织培训班,吸引年轻人学艺,让老手艺成为乡村致富的 “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