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大学研发抗旱玉米品种 亩产提升 60% 解粮荒难题

刘老师 阅读:4 2025-09-18 12:35:50 评论:0

  在莫桑比克加扎省的试验田里,莫桑比克大学农学院教授若泽・曼努埃尔正带领农户采收玉米,饱满的果穗压弯枝头,亩产达 500 公斤,较当地传统品种提升 60%。这是该校研发的 “莫农 1 号” 抗旱玉米品种结出的硕果,已在 3 个省份推广种植 10 万亩,帮助 5 万农户缓解粮食短缺压力。

  研发团队针对莫桑比克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的气候特点,历时 5 年培育出该品种。通过杂交育种技术,融合本地玉米的耐旱基因与南非高产玉米的优良性状,使 “莫农 1 号” 在连续 2 个月无降雨条件下仍能正常结实,且抗病性强,对玉米锈病的抗性达 90%。“以前种传统玉米,旱年亩产不足 300 公斤,连种子都收不回,现在种新品种,全家口粮有了保障。” 加扎省农户索菲亚・佩雷拉说。

  为推动技术落地,学校在加扎省、楠普拉省建立 3 个示范基地,开设玉米种植培训班 25 期,培训农户 8000 人次,发放种子 20 吨。团队还编制了葡语版《抗旱玉米种植手册》,详细讲解播种时间、施肥用量等技术要点,发放 1 万份。“手册图文并茂,就算不识字,看图片也能学懂。” 农户安东尼奥・库尼亚说。

  目前,“莫农 1 号” 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学校与当地农资企业合作建立生产线,实现种子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 30%。莫桑比克大学教授玛丽亚・席尔瓦表示,计划三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至 50 万亩,打造 “玉米高产示范区”,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莫桑比克大学中文网